給設計師的經濟學,Doughnut Economics

Beryl Wu
7 min readNov 30, 2018

--

當初填大學志願因為家人的關係所以填了經濟系,最後也驚人的上了經濟系。在第一年接觸到經濟時,感到非常反感,認為是個充滿理論的世界。在一年過後因為實在無法繼續下去,轉學並且念了平面設計系。當初感到慶幸,認為再也不用碰到經濟學跟繁雜的數字,或是在那個年紀,並沒有意識到,其實經濟存在於生活的每個角落。

後來大學畢業製作做了跟社會設計相關的作品,之後出國唸書接觸到更多關於人本設計以及 Design Thinking的議題,才認知到,越是看似無趣的議題或產業,像是經濟或是政治,越是需要創意以及設計師的參與,也能更直接地對人類生活帶來正面幫助。

來倫敦念書時,在教授的推薦之下讀了『Doughnut Economics』,據說是給設計師念的經濟學,作者以非常有趣的角度去看待經濟,從經濟本身的定義開始談起,並且反思社會大眾對於經濟以及金錢的思想,以下為讀後的大概想法與總結。

What if economics didn’t start with money, but started with human well-being?

— Kate Raworth

一、什麼是經濟?

經濟一詞一直以來都沒有被完整而清楚的定義,或許在本質上本來就難以給予一個結論。在網路上可以查到各個學者各自對經濟的一套說法,但在做了一些調查後,經濟學家 Lionel Robbins 在 1932 年所提出的定義是較為廣泛被接受的定義: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研究人的目的與具有多種用途的稀少性資源之間關係的科學。」(Economics is the science which studies human behavior 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s and scarce means which have alternative uses.)

— Lionel Robbins

簡單來說經濟是人類跟資源的關係,以及其所產生的人類行為。有趣的是現今的經濟學並沒有著重在『人類行為』或是『資源』的稀缺,反而被『金錢』帶來的觀念所圍繞。為什麼會這樣呢?

經濟學本身已深植『效益』、『效率』以及『金錢』這幾個價值觀。『效益』在書中被定義:當某個人購買或獲得某個產品時,所增加的幸福以及滿足感(此處產品不局限於實質物質)。這樣的概念與功利主義也有相當的關係,功利主義大概的意思是發揮最高效益以創造大多數人類的滿足感以及幸福感。人類與資源之間的關係,建立在滿足人類幸福與快樂的前提,這樣的哲學思想廣泛出現在社會、政策以及經濟學中。

但該如何測量這樣的效益呢?

從現今生活的狀態便可以得知,人類創造出貨幣這個系統,經濟學家以『價格』作為結論,價格最高的產品代表效益最高,最能夠帶給人類滿足以及幸福。在這樣的概念之下,某些思想逐漸形成,例如:擁有越多錢的人越能夠獲得滿足跟幸福;價格越高的產品效益越高,越能為生活帶來幸福。

而這樣的概念,形成了如今國家以 GDP 作為經濟發展指標的結果。

這樣的思想同時誤導了大眾,讓人將經濟跟貨幣劃上等號,然而貨幣只是人類創造出來作為交易的媒介,貨幣本身並沒有任何價值。當你有用不完的貨幣但沒有任何糧食時,貨幣本身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而在資本主義下的社會許多物質本身的交易已經淪為投資的工具,例如:房地產,交易的已經不是物質本身使用的價值。

二、GDP? 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對於一個國家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經濟成長代表著人類的幸福跟滿足感增加,那麼為何國家經濟指標使用的卻是 GDP 呢?

1930 年經濟學家 Simon Kuznets 研究出 GDP 此方式以計算全國的生產總值,並得以跟去年做比較,美國便藉此判斷經濟成長的幅度。根據當時的經濟學家研究,發現 GDP 的成長能夠有效減少失業率,自此開始,GDP 成長便被視為許多社會、經濟以及政治困境的萬靈丹。

然而 GDP 並不代表經濟的全部,如果根據上方對於經濟的定義來看,我們無法從 GDP 中看出人民的幸福以及滿足指數、無法看出貧富差距也無法看出人類與自然資源的關係。許多人類的交易、勞動的行為也沒有貨幣參與,例如家庭主婦對家庭的付出,因為沒有經濟收入而不會被納入 GDP 之中。因此當 GDP 成長與經濟成長被劃上了等號,我們便被誤導並走偏了方向。

盲目地喊著經濟成長的口號,也使人類為了金錢為所欲為,在成長背後的代價便是資本主義下的環境破壞和社會氛圍。然而其實在 1972 年 Donella Meadows 便曾撰寫過一本報告書,並且批判這樣盲目追求成長的政策愚蠢至極,我們應該要詢問自己為什麼要成長?為了誰?而要付出的代價又是什麼?

在 2011 年開始政客們終於開始感受到民眾的躁動,許多人提出對於 GDP 的質疑以及對於環境跟社會議題的關切,政客們因而提出許多代替名詞,『sustained growth』、『balanced growth』等等,但卻換湯不換藥,依然在追求『成長』。但是什麼是成長?在哪些方面需要成長?除了成長,這個社會對於經濟的期望或許已經改變了,但是尚未有人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

三、Doughnut Economics

許多非主流的經濟學家在過去提出許多更為人道的經濟思想,例如瑞典的經濟學家在 1819 年就提出了以人類福利作為目標的經濟政策,但是大多數較為人道的經濟思想都不被重視。直到經濟學家以及哲學家 Amartya Sen 獲得了諾貝爾獎,Amartya Sen 認為社會發展應該建立在人類本身生活的富足,而非富足經濟體。

本書的作者 Kate Raworth 便設計出了甜甜圈經濟(圖一),將原本深植於社會以及政策的經濟概念先放在一邊,重新思考何謂經濟,以及怎樣的經濟模式能夠讓人類得以永續生存。Kate Raworth 將環境以及社會議題納入經濟考量,並且強調人類現在處於十分極端的狀況,圖表中,位於外圈的氣候變遷、空氣污染等等環境議題過於嚴重,而位於內圈的基本需求過於短缺,健康的經濟狀況應該是屬於綠色的環狀地帶,滿足社會基本需求但不造成環境破壞。

圖一,https://www.kateraworth.com/doughnut/

在過去的 GDP 報告中我們追求的是不斷上升的圖表,但是現今的社會,至少已這個圖表來說,追求的是所謂的平衡。書中提到,1980 年 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en 所撰寫的 Metaphors we live by,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對於『好就是更多』、『好就是不斷往上』的觀念。對這樣的思想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不斷往上爬、不斷累積向上的社會,更多的錢、更多權力、更多名聲,就代表著好的人生。但是這個圖表給了社會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重新思考什麼是好的生活?什麼是好的經濟?

如果我們在投票、購物、生活時,能夠思考我們的行為對於社會跟環境的影響;如果所有公司在做決策時思考的是如何符合甜甜圈經濟的標準、如何做出更人道並環保的決策;如果在制訂政策時思考的是經濟的本質而非 GDP,這個社會是否會有更健全的發展呢?

當然 Kate Raworth 提出的概念尚未有完整執行的方向,而書中也提到許多人類未來的困難與挑戰,但本書提供給不是念經濟學的大家一個重新思考並且認識經濟的機會,經濟存在於生活各個角落,了解並且有能力去批判思考,是身為使用這個環境資源的我們的責任。而書中許多更深層的思考在這邊我並沒有提到,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閱讀此書。

Doughnut Economics:https://www.kateraworth.com

--

--